好的枕边书推荐

导语:阅读一本好书,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它能拓展你的事业,教你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下面喷嚏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本好的枕边书,希望大家喜欢。

1、《岛上书店》(加布瑞埃拉)

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书店危机,甚至唯一的宝贝也遭窃。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他。

2、《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

就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叙述,叙述他走过的千山万水。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当你赖床慵懒时,当你饭后困顿时,应该都能找到一章合适的。

3、《追风筝的人》(胡塞尼)

富家小少爷和仆人情同手足,然而却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整部作品,思考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思考正直、勇敢、善良、忠诚的品格。

4、《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里收录了多篇王小波的杂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王小波的杂文是值得反复细读的。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能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些文章游走于个人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

5、《博尔赫斯小说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一生只写了七十个短篇,可是他却拥有最多的西班牙语读者,而且更将整个世界带入自己的故事迷宫。本书收录其短篇小说五十九篇。他的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流派,评论家或称为“极端主义”,或称为“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它有四大特点,即:题材的幻想性,主题的哲理性,手法的荒诞性,语言的反复性。作者仅以短篇小说跻身叙事大师之列,这样的作家整个二十世纪数不出几位,除他之外大概只是鲁迅和巴别尔。博尔赫斯自己说过,他写的故事“旨在给人以消遣和感动,不在醒世劝化”,这话有点半真半假,他极富智慧和性情的作品充满匪夷所思的幻想,却也总是直指人心。

6、《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散文结合而成。书中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三毛的文字总有一种令读者忘我而入境的感染力,读《撒哈拉的故事》,会让你感觉是在与三毛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好似在听朋友讲述动人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时而无羁的快乐,令人如入其境。

7、《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人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8、《当呼吸化为空气》(保罗·卡拉尼什)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9、《德国黑啤与百慕大洋葱》(约翰·契弗)

约翰·契弗,美国小说大师,尤以短篇小说著称,被誉为“郊区的契诃夫”、“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家”,而且除了短篇小说以外,其长篇小说创作同样成就斐然。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就在他逝世前六个星期,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授予契弗国家文学奖章,以表彰其一生的文学成就。约翰·契弗这从未结集的十三个短篇小说大多发表于一九三年代,属于作家的早期作品,呈现出来的面貌跟后期我们熟悉的那个风格化的契弗,那个“(美国)郊区的契诃夫”有很大的反差,每篇小说又都带有短篇小说大师的天才印记,与后期约翰·契弗相比更加尖锐、风格更加多变。

10、《齐泽克的笑话》(斯拉沃热·齐泽克)

好的笑话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在这本结构紧凑的笑话集中,齐泽克拿出他最擅长的语言装配形式,举重若轻地将读者引入他的哲学空间:他反复玩味着那些又猥琐又好笑的段子,分析它们背后的逻辑,用笑话的荒谬去对冲某些常识结构或理性情境。通过笑话,人们将了解到这些情境的可笑,它们不再必然合理,甚至是可以抛诸脑后的东西。“笑声,在这种意义上,就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