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励志演讲稿素材大全

导语:思考,行动,坚持,自律,牢记这四点,让你成为你想要的自己。下面喷嚏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律励志演讲稿素材,大家快来看看吧。

篇一:

谈自律与他律

遵守纪律需要自律和他律。自律是指一个人自警、自省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潜力。他律是个人成长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外部条件,是来自外部的教育、批评、监督等约束。

自律和他律是相辅相成的。光靠他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自律的自我约束,就很难实现守纪的局面。同时光靠自律也不容易做到,这天做到了,明天又违纪,不能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那就务必靠他律。

在工作中,过分的强调自律意识的作用,而忽视他律作用的发挥,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意志薄弱者,个性是青年人往往就经受不住各种诱惑的不断冲击,成为不守纪律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律更需要他律来完成。因为,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各种严厉的惩罚措施是使人分清正邪、明辩是非、吸取教训、增强自律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自律属于柔软性的约束形式,他律则是强制性守纪保证。

他律包括批评教育和惩治措施是使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迷途知返,在歧路上猛醒,在悬崖前勒马不可或缺的良药。监督则是透过对行为对象进行的外部约束。其中制度、规章、法律等约束属于刚性约束,就象道路上的红灯,越线就要受到惩罚。他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约束形式,是保证各项任务完成的根本保证加强和倡导自律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只有加强自律,始终不渝地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人生品位,提高各种潜力,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自律,就是要求人们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经常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就像革命老人谢觉哉那样,勇于“跟自己打官司”,和自我放纵的行为作斗争。

自律贵在持之以恒、防微杜渐、“慎始”又要“慎终”,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决不让违纪在头脑中占了上风。

自律和他律二者不可偏废。他律越规范,自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自律的人越多,社会就会越礼貌,越和谐,越进步,反之亦然。自律意识和他律意识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任何人无论位置多么特殊,都应当加强自律,并置身于有效的他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风气好,使人不忍为恶;制度好,使人不能为恶;惩戒严,使人不敢为恶”的良好氛围。

篇二:

持续自律

不明白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制定了学习计划,却在没坚持几天后毅然放弃……

充了几千元的健身卡,想透过运动换来一个健康迷人的身材,也是勤奋了没多久就缴械投降……

计划了周末要打扫宿舍,真正到了那一天就死死地赖在床上不肯动……

你必须很厌恶这样的自己:缺恒心少毅力,做事三分钟热度。我们身边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人。有时会理性地做一些提升自己的计划,但关键时候总是率性而为,难以控制自己的行动。常常立志,常常放弃;坚定地计划,决然地放弃。最后恼了自己,堕落了自己,个人难以提升。

最近看到一篇描述关于持续自律的文章。它说,自律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需要时间和勇气去培养。

1.列出短期与长期的动机,并维持下去

若想培养自律意识,动机至关重要。自律是一个枯燥、持久的过程,若心里没有持续的动力很难坚持。短期的动机,比如完成眼前的某项任务,因为有时间的限制,一般都能按时完成。但往往是那些长远的计划,一时的努力并不能立刻带来收益的行为才需要我们持续自律。

一旦找到这样的动机,就要细心呵护它。当前行的路变得艰难时,就想一想你在为何而战。这么做能够让你坚定决心,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2.找出能激励自己的人物去模仿

有时我们会失控,有时周遭的一切会将我们打倒让我们觉得无法前行。实在是太难了。这个时侯我们需要一个榜样,在心里问一句:“如果是我的偶像,他怎样做呢”然后慢慢持续平静,默默坚持。

3.让“反增法”来帮你

下次在工作中又想看电视的时候,多坚持五分钟,而不是像往常那样起身投入沙发的怀抱。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下次就努力多坚持六分钟。每次一要分心的时候就这样做。这样一来,你就会不断积累优秀品质而非坏习惯,会增强自律意识。很快,“再坚持五分钟”不再显得那么困难,你已经步入养成持久自律的轨道。

4.养成习惯并坚守

习惯是个有力量的词,像水一样不露痕迹,但力量强大。养成持久自律的最好方法就是为自己设定常规。把一件事情在规定的时间以相似的心态重复下去,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会很艰难,但慢慢的,你会享受这个过程,直至最后你会把它当成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培养自律是你所做事情中回报最为丰厚的一件。只有透过自律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样,你需要尽可能重视起来。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此刻做起。

祝好运!

篇三:

一个自律的人,才有资格谈自由。——题记

忘了是哪天听到这句话,但懂得这句话是在三月三十号那天,我决定跑步的第一天。那对我来说真是个异常艰难的决定,因为我是那么讨厌运动,那么讨厌跑步。具体说来,我是恐惧跑步时那种呼吸急促,喘不上气的感觉。我认为,那是我无论如何都克服不了的困难,是我永远跨不过去的一道坎!但是出于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我还是做了这个决定,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而自律带来的自由,恰恰就是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村上春树说:人本性就是不喜欢承受不必要的负担,因此人的身体总会很快就对运动负荷变得不习惯,而这是绝对不行的,写作也一样,我每天都写作,这样我的思维就不至变得不习惯思考,于是我得以一步一步抬高文字的标杆,就像跑步能让肌肉越来越强壮。这是跑步带给村上春树的意义。而我,完全懂得这样的意义,因为我正体会着这样一种感觉,也感受到跑步带给我的变化,有无可比拟的收获,享受着自律带给我的自由和快乐。

突然领悟,跑步是训练一个人自律的最好方式。每天早上五点半,闹钟响起,立马起床,没有了赖床的想法,有时候甚至不等闹钟叫醒我,便已经睁开眼,起床,洗漱,然后换好运动服,出门去跑步。连续慢跑五公里,再走几公里,权当散步,或者跑步之后的肌肉放松,耳朵里想着音乐,有时候跟着节奏作出一些动作,欢快的跳舞,如果状态更好的话,我可能在走了几公里之后再跑两公里,直到很累了,或者很晚了才停下往回走。到了住的地方,洗澡,洗衣服,因为运动装上已经沾满汗水,身上也是黏黏腻腻的,洗个澡便清爽多了,也给自己一个元气满满的状态。然后把衣服晾上,把被子叠好,把地擦干净,开始煮粥做早餐。看着蒸汽缕缕升起,觉得这生活的烟火气真让我着迷,我也深深喜欢着这样的自己。吃过早餐,我开始写运动日记,记录每一天的跑步,记录在跑步过程中的乐趣,也记录在运动中的感受,和悟出的道理。然后再写写文章,打字放到电脑里,读一个小时的书,看两篇《意林》的文章,偶尔写写读后感,或者对自己讲一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再练习一下自己准备了很久的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有时候笑笑,有时候冲自己咧咧嘴,有时候也自恋的对自己抛个媚眼儿放放电,当做鼓励。到了黄昏或者傍晚,再出门夜跑几公里,回来洗漱,把自己路上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便上床睡觉,也能够轻松放下手机,很快的进入梦乡,睡得香甜,直到第二天……

曾几何时,我们度过的每一个休息日,几乎都如出一辙,惊人的相似:穿着睡衣睡裤,不起床,不洗漱,不拉开窗帘,打开电脑里的肥皂剧,手里玩儿着手机,浏览着无聊的新闻八卦,旁边放着一堆薯片,瓜子零食,饿了订个外卖,然后一边吃着外卖,一边继续看肥皂剧,一天就这样过去,你浑然不知,又欣然接受。读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应该会笑吧?这不就是我们曾经无聊到只剩下时间的大学生活吗?这不就是上班后度过的每一个单身的周末吗?似曾相识,也感同身受。因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或者曾经的生活经历。然而,时至今日,如果不是看到这些文字,你还能够想起大学时代那些值得铭记的事情,或者特别的日子吗?仔细回想一下,你会发现,几乎每一天,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窝在自己那张长1。8米,宽不到1米的小单人床上面,披着被子,看无聊的影剧,打没趣的游戏,吃无味的东西,浑浑噩噩度过一天又一天,直到这张床到了使用期限,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它,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可是这个恶习却一直伴随着我们,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其实,能让你回忆起来觉得骄傲和津津乐道的,还是你拼命努力最后做到的事情,也是留存在你记忆深处,铭记于心的事情,而不是整天任由自己虚度的光阴。而我的大学也曾那样虚度过,但我铭记于心的还是为了写一篇比赛的演讲稿,挑灯到凌晨四点。天刚刚亮,我却没有睡意,兴奋的拿着稿子去湖边背诵,复赛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能够做到完全脱稿,而决赛的时候我拿了一等奖……我并不想说熟能生巧,努力付出就有回报这样的空话,也不懂这是自律带给我的收获,我只记得拿着荣誉证书,站在领奖台上羞涩的笑容,那种感觉特别甜……

很多人,很多时候会觉得无聊,那么,你们看看我呢?我现在,刚刚辞了上一份工作,还没开始找下一份。租住的小屋不过十平米,桌子有些摇摇晃晃,上面放了纸笔,书籍,一台不经常开的电脑,一部手机,一张床。如果换做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很无聊?或者在这样的空间里独处,会不会寂寞,觉得没事可做?我想,大部分人会。也有朋友会问我,没有工作的日子里,我在干嘛。每次遇到这样的提问,我就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说了他们也有可能不懂,也不理解,为什么没有工作,自己也能在一个小空间里待这么久?不去工作会不会内心充满愧疚?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而我却很享受这样的日子,问题是别人的,想法也是别人的,只有生活方式是自己的选择,你不必在意,别人也无法插手你的人生。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觉得无聊,是因为他没事可做,或者做的都是轻而易举,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的事情,比如在淘宝买了一件衣服,你可能一点儿都不觉得快乐,因为那是只要你肯花钱就能够做到的事,而你并没有付出什么。或许有人问我:那你会无聊吗?我说:会啊,当然会,我也不是圣人,但那是我在懂得自律之前的事情了,现在不会。因为我之前习惯了随性,做什么事都是想当然,想起来什么做什么,所以我很难专注的做一件事,我也经常会无聊,会懊恼,也会慌张的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开始着重改正,培养自律的习惯,力求能够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我会在开始写一篇文章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上一次洗手间,倒一杯水放在旁边,准备好写字的纸笔,书籍,尽量做到让自己没有起身做其他事情的机会。然后我告诉自己,写完这篇文章就可以吃饭,作为一种奖励。而当你花了很久的时间写完一篇文章的时候,你就会充满成就感,而且普通的饭食也变得格外的香甜……

我还有一个发现,或者说是浅见,就是长期处于一种舒适的环境中很难自律。这个“舒适”并不是指你呆着很舒服,或者劳动强度很小的工作,而是指你的工作环境和方式的单一,机械,重复,长期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譬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甜品店里的服务员很多都是胖胖的,在饭店或者快餐店工作的人也大多身材臃肿,大腹便便。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的环境会造成这样的身材,而是说你的工作环境会影响你的生活方式,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做到自律。试想一个饭店的厨师,早上十点开始上班,站着完成午高峰顾客们的餐点,下午三点下班休息两个小时,五点继续上班,他们几乎都会选择在三点下班的时候吃完饭,去休息两个小时,而休息的方式几乎就是闭上眼睛睡觉,有谁会选择这两个小时去跑步呢?我恐怕一个也没有吧?

拿我自己举例来说吧,我上一份工作是肯德基一个店的副经理,听上去似乎还不错吧?肯德基也属于外企,是一个很庞大的快餐企业,劳动强度很大。你不要以为副经理是一个可以脱离普通服务员所付出体力劳动的职位,它其实也需要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唯一跟普通服务员不同的是,你还要做一些脑力工作,拿着比他们稍微多一些的工资,而已。当然,最初这份工作吸引我的还是它的食物,吃货的世界总是如此简单而直接。后来发现自己的体重不断飙升,原因并不是总是吃里边的快餐,而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过后是日益增大的食量,而且再也拿不出多余的时间去运动。有人就提出疑问:工作强度大和摄入的食物不是正好相抵了吗?怎么还会变胖呢?乍听上去没有问题,可这真的是个错误的想法。当天的体力消耗和摄入的食物是相抵了,可是轮到没有那么大体力消耗的时候,你吃的东西并没有变少,依旧吃的那么多,因为你的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大了,可怕的是你浑然不知,你只觉得好饿,吃多少好像都不饱似的,甚至劳累过后你可能还会给自己可以多吃一点儿的暗示,于是,肥胖就悄悄缠上你了。与之俱来的,还有懒惰,而且,你发现,你再也不会,或者说根本抽不出时间去运动了,因为太累了,下了班就是吃饭,睡觉,看影剧,打游戏,做一切,不耗费体力的事情……这一幕幕似曾相识,仿佛又回到了曾经胡乱挥霍时间的日子。我,还有我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是如此。所以,我选择了离开。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而这只是我意识到的一个对我来说很严重的问题而已。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我也没变胖啊,待遇也还可以,环境也还好啊……可是你想想,你有没有变得慵懒?有没有少了很多生活的情趣?有没有不再要求自己?当然这些问题也因人而异,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企业不是倒闭了吗?我只是忍受不了这份工作让我失去了自律,和所有随之而来的负能量,比如懒惰,比如突然不受控制的坏脾气。

自律不是约束,它让你更加自由。模模糊糊记得韩寒曾经说过一句似乎很拽的话:被子本来就是用来盖的,干嘛要叠起来?很多人不喜欢叠被子,觉得晚上终归还是要打开盖着,干嘛还要花时间叠它?也不喜欢整理床铺,不喜欢收拾屋子,整理完,收拾完还是要变得凌乱,干嘛浪费时间?而我想说,其实生活的仪式感也是自律的体现,而我们的生活里,需要仪式:洗碗,叠衣服,整理床铺衣柜,收拾房间,即使不出门也要化妆穿好衣服使自己看起来有精气神儿……有一个同事曾经跟我说:乱乱的才叫家,凌乱才有家的感觉。可我认为,家并不是一个很乱的地方,而是一个让你呆着很舒服很轻松的地方,如果一个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的家,又怎么能让我们感到舒适呢?其实我们需要视觉的尊重,朱唇皓齿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赏心悦目。家一样,生活也是一样。试想一个满地垃圾,鞋子袜子到处放,满世界堆得脏衣裳,看都不想看的地方,又怎么住下去,生活下去呢?如果你觉得这样没问题,那也只有懒惰可以解释了,而且你是一个极度不自律的人!而连自己都不负责,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好的人,又怎么配去爱别人呢?

我现在在跑步,每天早晚两次,雷打不动。我也没想太多,就是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利用这段时间甩掉上一份工作带给我的懒散,养成专注的习惯,成为一个自律的人,顺便验证一下二十一天重复一件事,到底会不会养成习惯。顺便说一下,之前投过一篇跑步的文章,我会每天记录更新,然后鼓励更多的人。最后愿更多的人学会自律,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