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观后感作文推荐

导语:时代的无奈,家国的情怀,亲情,爱情什么都有点,片中的很多台词像诗一样,又很有哲理,下面是喷嚏网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无问西东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

面对真实的自己

说实话,看后没有网上所描述的那种特别特别的感触。年代感太强,每个年代衍生出的人性也差别太大。用三个特殊的历史时代衔接在一起,虽有点牵强却也不突兀,导游的蒙太奇处理比芳华要好。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写西南联大为何出人才,因为自由。除了特殊的历史年代百家争鸣之外,我想应该是当年的教授真的称之为师,铁皮屋内的“静坐听雨”;吴岭澜在防空洞旁边的寄语“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在敌机轰炸时安静平淡的“哪有学生不走,老师先走的道理”。至真至简。没有大道理却有对生命的保护,在逆境中对抗的能力。面对真实自己的能力。

片尾“献给珍贵的自己”,我很欣赏这句。每个人都是珍贵的,坦然真实的面对自己。

插曲:小女看到王敏佳被批斗的时候,感情一度不能******。孩子感情是那么真实,这是我们成年人不能比的。以前我会告诉她这是电影,这是历史时代。现在我觉得真实是没有时代的。

篇二: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吴岭澜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意气风发,但很快便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是在追求盲目的踏实?还是追求内心的真实?他给自己独处的时光去静静思考最终听到了内心真实的呼唤。

沈光耀,他一直都在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国难当头,他自愿参与最残酷的战争,自愿帮助饥寒交迫的人们,给他们食物,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无畏他人的言语,他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真心。

王敏佳,最初的错误只是为了虚荣撒了一个谎;最初的烦恼,只是在两个优秀的男人中选一个;但命运却把她拖入被众人唾骂的深渊。王敏佳也是个正义的女人,她为自己的老师不平写信出头,王敏佳一开始应该是喜欢李想的,所以在写信一事被揭露的时候她一个人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到后来被被唾骂被毁容,直至被陈鹏感动,她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意识到陈鹏对自己的爱,最终迈出了自己真心的步伐。

陈鹏,把爱情摆在了理想前面,但爱情却没有把他摆在前面。他说,“我有人要照顾”,纵然这意味着与所有人作对,意味着要和她一起被放逐千里。他对王敏佳的爱是无私的,无关乎一切,他爱的只是王敏佳这个人,他愿意为王敏佳付出一切,这一点是李想比不上的,李想把支边的理想放在爱情的前头宁愿牺牲王敏佳,即便知道王敏佳身处逆境也没有勇气出头,最终不过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陈鹏的付出最终是换来了王敏佳的真心。

张果果,身处尔虞我诈的职场,“赢”是他的习惯。为了赢,他总是见招拆招,先发制人。而有一天,他却面临了一个比“赢”更重要的选择,清明节在父母的一席话中,他感悟良多,最终选择坚守自己的内心,也获得了内心的快乐和知足。

希望我们都坚信自己的珍贵,坚守自己内心的决定,听从本心,无问东西。

篇三:

影片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

首先说说吴岭澜,当时他对于自己的前途很是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盲目随大溜,不过好在导师的一番话语点醒了他,并在泰戈尔的演讲中看到台上的前辈们个个神情坚定又从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吴岭澜在教育及言行方面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沈光耀。

沈光耀是富家少爷,他的家人并不支持他参军,但是一句“这世间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从心里往外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让沈光耀明确了他的梦想与目标,当他看到他的小伙伴被惨死的时候,这个信念就更加坚定。在从军期间,沈光耀不忘给被战争残害的孩子们送吃的,其中一个小孩就是后来的陈鹏,沈光耀在陈鹏心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沈光耀牺牲了。

陈鹏一个有梦想有义气的年轻人,与李想不同,李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他的好朋友王敏佳被冤枉时他选择了退缩,隐藏了事情的真相,而王敏佳并没有供出李想是她的同伙,她选择了独自承担,但是她对李想已经是心灰意冷了。陈鹏在做实验时心神不宁,便请假去学校找王敏佳,当他看到王敏佳倒在被的现场满脸鲜血与伤痕时,他伤心欲绝,然后就在他打算把王敏佳埋葬时,王敏佳醒了,此刻陈鹏是开心的,王敏佳看到陈鹏眼前是光亮的,之后陈鹏小心翼翼的照顾呵护着王敏佳,不过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依旧被湍急的现实河流冲散。另一方面,当李想得知王敏佳去世后,去她坟前忏悔,并要求陈鹏打他一顿,但是陈鹏并没有打他,而是扔下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活着的人好一点。”便离开了。

这句话一直影响到第四个主人公张果果这一代,李想是张果果父母的同事,因为这句话,张果果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最后“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